发布日期:2025-07-10 20:47 点击次数:162
进入隋代后,室韦部通过扩张吞并了北朝时期原本与其接壤的那些较为弱小的部落。在北朝末期,除了高句丽、夫余、勿吉这几个部族外,契丹、库莫奚、室韦、地豆干、豆莫娄等部的力量较为薄弱。特别是在高句丽和勿吉争夺东北领土时,其他部族正处于分裂和重组的过程中。直到隋朝一统南北,东北地区逐渐稳定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形成了较为平稳的局面。而《魏书》中的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等部族实盘杠杆,也逐渐从历史记载中消失。
根据史料,北朝时期,室韦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嫩江的中下游地区,东面与豆莫娄接壤,西邻地豆干,南方与契丹接壤,北方则是乌洛侯部。隋代时,室韦的周围则是南契丹、东靺鞨以及西突厥。由此可以看出,室韦在这两朝的分布区域以及与周边族群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魏书》记载,北魏时期的豆莫娄位于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处于勿吉的北部和室韦的东部,而其地形“多山陵广泽”,东夷地区最为开阔。由此可见,豆莫娄的居住地应该在松花江以北,松嫩平原一带。
由于豆莫娄常与勿吉为邻,北朝时期频繁遭到勿吉的侵扰。因为其本身力量较弱,且处于室韦和勿吉之间,推测在北朝末期,豆莫娄的领土可能被勿吉和室韦共同吞并,最终该部落的人民也融入了这两个较强势的族群,从史书上消失了。乌洛侯部的大致范围位于嫩江上游地区,《魏书》记载,乌洛侯部的西北部曾有拓跋鲜卑的“石室”,即现今的嘎仙洞,位于今天的呼伦贝尔鄂伦春旗阿里河镇西北,嫩江的支流甘河北岸。
展开剩余75%从北朝时期的分布情况来看,室韦的北部领土已经吞并了乌洛侯部。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东魏时期之后,乌洛侯部逐渐被看作是室韦的一部分,隋代的室韦版图也包括了乌洛侯所在的地区。而在更晚期的《旧唐书》中,记载有一个名为“乌罗护”的部落,这可能证实了北朝后期乌洛侯与室韦部之间的关系演变,表明乌洛侯已经完全并入了室韦部。
地豆干,又名“地豆于”,其位置在《魏书》中有记载,“失韦西千余里,多牛羊无五谷”,可见该部族以游牧为主。它位于乌洛侯部的北部,因此其活动区域应当在呼伦湖南部的草原地带。地豆干最早在北魏延兴二年(472年)与北魏建立了朝贡关系,此后与北魏、东魏、北齐等朝代保持了多次联系。根据史料记载,地豆干在北朝时期曾多次向中原朝廷进贡,也经常侵扰北魏边境,可见其并非弱小的部落。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高句丽入侵夫余,导致夫余国衰落。到北魏太和三年(479年),高句丽与柔然联手争夺地豆干的领土。此时地豆干正处于高句丽与柔然的夹缝之中,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尽管高句丽和柔然的军事密谋未能成功,地豆干仍然保持了独立并与北魏保持朝贡关系。
地豆干曾因突厥与契丹的威胁而在第五、六世纪多次南迁,并且受到霫族的吸纳。北齐显祖文宣帝天保五年(554年)以后,地豆干部逐渐消失于历史记载中,可能是被霫所吞并。根据史书的地理描述,“地豆干国,在室韦西千余里”,其领土大致在室韦的西侧,因此,隋代的室韦部扩展到这一地区,表明原地豆干的领土最终被隋代室韦所占据。
北朝时期,室韦的领土主要位于嫩江中下游的东部,而隋代时,其活动范围扩展到嫩江流域的东西两岸。霫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的史书中,属于鲜卑的故地。霫部居住的地区位于冷陉山南部的奥支水流域,而冷陉山一带是契丹、奚族与霫部的交界地区。这一地区的变化说明了地豆干在北朝末期因外部压力而被重新整合,并最终南迁,霫族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力量。随着霫族的崛起,室韦南下并占据了其原本的领土。
总的来说,北朝末期,中原政权动荡,东北地区的各部族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重新分化和重组。最终,契丹、奚、室韦、靺鞨等强势部族占据了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北朝时期的豆莫娄部被靺鞨或室韦吞并,乌洛侯被室韦吸纳,地豆干则南迁并并入霫族。隋朝时期,室韦的部落数量增加至五部,其活动区域也进一步扩展,西与突厥接壤,东邻靺鞨,南界契丹,霫族则位于其东南。
《隋书》对室韦的风俗、生活方式和交通方式的记载,比《魏书》更加详细。随着历史的推移,室韦在与周边强大政权的互动中,不仅面临挤压与统治,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收了许多影响,形成了多元化的风俗习惯。
关于室韦的官制,《隋书·室韦传》记载道,“并无君长,人民贫弱,突厥常以三吐屯总领之”。根据《契丹传》的记载,突厥在沙钵略可汗时期曾派遣吐屯负责统领被征服的游牧民族。吐屯这个职务来源于柔然时期的“吐豆登”职称,突厥征服其他部族后,常派遣吐屯来监管其附属部落。尽管室韦部当时的实际权力并不足以让突厥派遣三吐屯进行统领,但这个职称的出现说明了突厥的影响力。隋代室韦内部的部落长官,通常被称为“莫贺弗”或“莫贺瞒咄”,与突厥及回纥的官职体系有所相似。
从居住方式来看,隋代室韦的各部落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居住方式各异。南室韦的部落“乘牛车,籧篨为屋,类似突厥的毡车”,而北室韦则多居土穴中,钵室韦则用桦皮盖屋等。总体来说,隋代室韦的居住方式非常符合游牧生活的特点,尤其是南室韦部落的居住方式与突厥毡车极为相似。而与突厥相邻的奚族,生活习俗上也与突厥相似,显示出突厥统治下,东北各部族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长春炒股配资平台_线上股票配资官网_炒股配资杠杆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